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河边小景,充满生活趣味和自然之美。
诗人先是描写自己站在河边石头上的动作:踮着脚站在石头上(跂石),又靠近水边(临水),用手拨弄着水波玩耍(弄波),玩得兴致正浓(情未极)。这里通过"踮脚""拨水"这些具体动作,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童心未泯的诗人正在自得其乐。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到了环境的变化:太阳渐渐西沉(日下),河面上泛起寒意(川上寒),天上飘浮的云彩也变得清淡无色(浮云澹无色)。这里用"寒"和"无色"两个词,巧妙传递出黄昏时分的清凉与静谧。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前两句是特写镜头,拍诗人玩水的生动画面;后两句拉成远景,展现暮色渐临的河滩全景。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由近及远的写法,把普通的生活场景写得既活泼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瞬间。
裴迪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裴迪答赠王维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