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
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念奴娇》用春天的景象来隐喻人生际遇,写得既生动又含蓄。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上阕开头像电影镜头一样,先展现春光明媚的画面,但马上转折说"光景如梭催逼"——美好的春光其实流逝得飞快。这里用"帝里皇都"(京城)人人都夸赞的春色,暗指那些表面风光的事物。接着用"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描写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就像我们心里有话却不知向谁倾诉的憋闷感。最后两句突然变得直爽,说不如干脆大笑一场,把心里话都说出来。
下阕转入更深的思考。"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这句特别妙,意思是百花丛中总有第一朵开放的花,就像生活中总有人先获得机遇。后面描绘园林里花朵次第开放的盛况,用"金鼎""玉堂"这些华贵意象,表面写春天繁华,实则暗示功名利禄。但结尾笔锋一转,说等春神(东君)离开后,绿荫依旧——这是在说繁华终会过去,唯有最朴实的生命(绿荫)能长久存在。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写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又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繁华都是暂时的。就像我们参加热闹的聚会后,最终还是要回归平凡生活。诗人用春天从盛放到凋零的过程,教会我们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起落。
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