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中的生活场景,充满宁静与诗意的氛围。
前两句"大隐屏前小隐居,竹房松屋听猿呼"说的是:在巍峨的隐屏山前,诗人住在一处简陋的居所,竹子和松木搭建的房屋里,能听到山中猿猴的啼叫声。这里通过"大隐屏"和"小隐居"的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后两句"丹光出谷明如月,夜读离骚拥地炉"描写的是:夜晚时分,山谷中透出如月光般明亮的霞光(可能是晚霞或山间特殊的自然光),诗人在地炉旁取暖,借着光亮阅读《离骚》。这里"丹光"与"地炉"形成冷暖对比,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雅致情趣。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山居图:有自然风光(山、竹、松、猿),有人文情怀(读书),还有温暖的生活细节(地炉)。诗人将隐居生活的清苦与高雅完美结合,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