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石交十首 其四

以石为粱黍,石理难耕耘。
以石为麻帛,石色难玄纁。
海水飞天杭,往不及其群。
如何穷老翁,至死乐我员。
龙鳞亦可葬,鱼肠亦可坟。
所痛古周孔,无罪见烹焚。
哭石复咒石,慎勿化香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创作的《哭石交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代贤哲遭遇不幸的深深遗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现代语言解析:

前两句:“以石为粱黍,石理难耕耘。以石为麻帛,石色难玄纁。”

这两句诗用石代指一些不具备生命和情感的存在,说明用石头来代替人类辛勤耕耘获得的粮食,是无法实现的。同样,用石头来代替麻和丝绸,也根本无法达到人们期望的颜色和质地。这隐喻了人在生活中需要的是真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而不是虚无缥缈的表面形式。

中间两句:“海水飞天杭,往不及其群。如何穷老翁,至死乐我员。”

这两句使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海水无法飞天的现实,表明即使有无法逾越的障碍,人的感情也不会因此而隔断。诗中的“穷老翁”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即便生命走到尽头,他仍然享受着石友带来的快乐。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认为真正的朋友即使形同陌路,精神上的交流也能带来慰藉。

后两句:“龙鳞亦可葬,鱼肠亦可坟。所痛古周孔,无罪见烹焚。”

这几句中,诗人借用了龙和鱼的例子,说明即使是高贵的龙和低微的鱼,死后也可以有适当的安葬之地。而诗人认为,古代的贤哲周公、孔子,虽然没有犯错,却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上的冤屈事件的反思,以及对正义缺失的痛心。

最后两句:“哭石复咒石,慎勿化香芸。”

诗人在这里说,即使不能改变现状,也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世界,希望石头不要成为散发香味的物品,暗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真情实感取代那些虚伪的形式。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石头的拟人化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和对历史公正的呼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