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其四

清夜抱瑶琴,弹向青楼月。
心乱不成音,哀弦半欲绝。
更阑玉指寒,曲尽阶苔滑。
怅然忆远人,愁心不可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弹琴思念远方之人的场景,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两句写主人公在清冷的夜里抱着珍贵的瑶琴,对着青楼(这里指华美的楼阁)上空的月亮弹奏。这个画面既优雅又带着几分孤寂,月亮常常象征着思念,暗示着接下来的情感走向。

第三四句直接点明心境:因为心绪烦乱,弹出来的琴音都不成调子,哀伤的琴弦仿佛快要断裂。这里用琴弦的"欲绝"来比喻心情的悲伤程度,非常形象。

第五六句通过细节描写加深氛围:夜更深了,弹琴的手指冻得发冷,曲子结束时发现台阶上的青苔湿滑。这两个细节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玉指寒"和"阶苔滑"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夜深的凉意和潮湿。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惆怅地想起远方的人,这份愁绪怎么都排解不开。"不可拨"这个说法很妙,把愁绪比作琴弦,但这次是拨不动、解不开的,与前面弹琴的意象形成呼应。

全诗用弹琴这个动作贯穿始终,把外在的景物和内心的情感完美结合。没有直接说多么思念,但通过"乱不成音"的琴声、"欲绝"的琴弦、"不可拨"的愁心,把思念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夜深人静时独自思念的孤寂与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