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官员母亲的挽词,用简单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如下:
第一句"方喜门施戟,俄惊容奠刍": 刚为林家门前立起彰显地位的戟架(说明儿子升官)而高兴,突然就惊闻要摆奠仪(母亲去世)。用"喜"和"惊"的强烈对比,展现人生无常。
第二句"孤鸾空对影,老凤独将雏": 用比喻手法说丧偶的柳夫人像孤独的鸾鸟(传说中成对的鸟),如今只能对影自怜;而"老凤"指她年迈仍要独自抚养孩子("将雏"),体现母亲一生的艰辛。
第三句"祖送倾朝士,哀荣震帝都": 描写出殡场面——满朝官员都来送行("倾朝士"),葬礼的隆重震动京城。既表现社会地位,也暗示这位母亲教子有方。
最后两句写葬礼风光: 灵车("千两"指车多)像山一样簇拥着归葬之地,画面感极强。用宏大的场景收尾,突出对这位母亲的崇高敬意。
全诗精髓: 通过"喜事与丧事对比""孤独凤凰的比喻""盛大葬礼的描写",既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更歌颂了一位含辛茹苦、培养出优秀儿子的伟大母亲形象。语言凝练但情感深厚,让读者感受到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默默奉献。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