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伯常淮东都事

久客倦游甚,思归劳寸心。
之子复南迈,欲别惜光阴。
萧条楚山远,渺瀰淮水深。
梦中不可到,何用解愁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朋友时的复杂心情,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

前两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久客倦游"四个字就勾勒出一个在外奔波多年、身心俱疲的游子形象。而朋友此时又要南下远行("之子复南迈"),让分别更添不舍。

中间四句用景物烘托离愁:远处的楚山显得冷清寂寥,宽广的淮水看起来深不可测。这些景象其实都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投射——山水的苍茫正对应着内心的空落。最妙的是"梦中不可到",说明连做梦都难以抵达朋友要去的地方,这种无力感让任何宽慰都显得苍白。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话别时的家常语言,但把漂泊者的倦意、送别者的愁绪都写得格外真实。尤其是最后"何用解愁襟"的反问,有种"说什么都多余"的无奈,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说不清、解不开的离愁。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