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二子(集庆城中寓所)

江水净篹篹,鲤鱼俱溯游。
归鸿尽北向,不为报安否。
前者附书去,到家应一月。
空有上林期,翻令消息绝。
昨梦中男至,仍似昔时痴。
殷勤论家事,十问九解颐。
稚子笑相语,遥指江头路。
记得月圆时,阿爷从彼去。
悽悽犹逆旅,款款疑归家。
妻孥各会面,欢笑还咨嗟。
觉来失所在,摸索空宇中。
蓬屋荻为户,飒飒来悲风。
人生寄百岁,我今已过半。
俛仰梦幻间,浩歌发长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父亲在异乡思念家人的梦境,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读来让人心酸。

开篇用江水、鲤鱼、归鸿等自然景物起兴,暗示自己像逆流而上的鱼一样漂泊在外,连大雁都往北飞了,却没人替他给家里报平安。之前寄的家书估计已经到家一个月了,可自己还困在京城(上林代指京城),反而断了消息。

中间八句详细描写梦境:先是梦见大儿子还像从前一样憨厚,絮絮叨叨说着家里的事,每问一句都能逗人发笑;接着小儿子笑着指向江边,说记得月圆那天爸爸就是从那条路离开的。梦里恍惚觉得回到了家,妻儿团聚,又笑又叹,温馨中带着心酸。

最后梦醒时分最是残忍:伸手只摸到空荡荡的屋子,破草房被风吹得哗哗响。诗人突然惊觉人生已过大半,这些团聚的温暖不过是场梦,只能长叹着唱起悲歌。

全诗妙在三个对比:热闹的梦境与凄凉的现实对比,孩子的天真笑语与父亲的深沉叹息对比,月圆离家的记忆与破碎的草屋现状对比。不用一个"想"字,却把思念写得痛彻心扉;不说生活多苦,但"蓬屋荻为户"五个字就道尽艰辛。最打动人处在于,连梦中都知道是梦("款款疑归家"),这种清醒的沉沦比纯粹的梦境更显残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