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深情画面,充满了对人生聚散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牵挂。
开头两句写渡口送别:潮水涨平催促着友人离去的船只,但诗人仍劝友人暂留片刻,再饮一杯送行酒。这里用"潮平"暗示离别在即,用"暂留"体现不舍之情。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和景色描写表达人生感悟:兄弟聚散就像云边飞雁时聚时散,人生漂泊如同水上鸥鸟起起落落。远望楚地(湖北一带)的青山绿树,隐约可见几户人家的楼阁掩映其中。这些景象既是对旅途风光的想象,也暗含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最后两句点明送别的深层原因:知道友人归心似箭,是因为家中年迈的父母("椿萱"代指父母)已是白发苍苍。这里突然转入亲情主题,让送别之情更显厚重。
全诗妙在将送别场景、旅途风光、人生感慨和亲情牵挂自然融合,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但通过"劝酒""云雁""水鸥"等意象,特别是结尾对友人父母的关切,让离别之情显得真挚动人。诗中"云边雁""水上鸥"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哲理,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牟融
牟融(?―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优,北海安丘人,东汉官员。牟融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牟融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牟融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牟融去世。牟融著有《牟子》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