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

丽正门当天阙高,景阳台下草萧萧。
江围大地蟠三楚,石偃孤城见六朝。
落日不将遗恨去,秋风能使旅魂消。
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景色和历史沧桑,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的交织,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首联“丽正门当天阙高,景阳台下草萧萧”从城门和荒草入手,用高大的城门与荒芜的台基形成对比,暗示昔日的繁华已逝,如今只剩萧瑟。这里既有空间的高低对比,也有时间的今昔对照。

颔联“江围大地蟠三楚,石偃孤城见六朝”将视野放大,长江环绕着广袤的土地,而孤城中的石头默默见证着六朝兴衰。这两句通过地理和历史相结合,突出了金陵作为古都的厚重感。

颈联“落日不将遗恨去,秋风能使旅魂消”转入抒情。落日带不走历史的遗憾,秋风吹散了游子的愁绪。诗人用“落日”“秋风”这些典型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漂泊在外的孤寂。

尾联“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以杨柳作结。只有杨柳最“无情”,年复一年在烟雨中抽新枝,不管人间兴衰。这里用杨柳的“无情”反衬人的多情,更显出历史的无常和人的渺小。

全诗以景起笔,由远及近,从空间到时间,最后落于杨柳这一意象,形成完整的意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永恒与人事变迁的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人生漂泊的惆怅,语言凝练而情感深沉。

陆仁

元河南人,寓居昆山,字良贵,号樵雪生,又号乾乾居士。沈静简默,明经好古。工诗文,善书。馆阁诸公推重之,称为陆河南。有《乾乾居士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