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柔美画卷,用清新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春日里的生机与欢愉。
上片写景:开篇用"柳色初匀"点明初春时节,柳叶刚冒出嫩芽,像被均匀涂抹的淡绿色。接着用"轻寒似水"形容微凉的空气像水一样流动,"纤雨如尘"写细雨如尘埃般轻柔飘落,两个比喻精准捕捉了春寒和春雨的质感。后三句写春风吹过池塘,水面泛起鱼鳞般的波纹,整个画面静谧中带着灵动。
下片转入人事:用"仙娥花月精神"形容歌女们像月中仙子般光彩照人。她们演奏着精美的乐器(凤管鸾丝),音乐声此起彼伏仿佛在竞赛。最后三句将场景推向高潮:在万众欢呼声中,人们举着华丽的酒杯(九霞杯),沉醉在这芬芳的春天里不愿醒来。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通感手法的运用,把寒意比作水,把细雨比作尘,把波纹比作鱼鳞,让抽象的感觉变得具体可感 2. 由静到动的层次感,从静谧的春雨池塘转到热闹的宴饮场面 3. "长醉芳春"的结句,既指 literal 的酒醉,也暗喻对美好春光的沉醉,一语双关
这首词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春日vlog,先给几个唯美空镜,再切换到欢聚场景,最后定格在举杯畅饮的快乐瞬间,让人隔着千年都能感受到那份春日的愉悦。
张抡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