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辛卯春日作
正阳春有脚,又目送、双丸交掷。
绿茵梦湖,翩翩飞鸟翼。
莫问行迹。
物候偏惊际。
绛桃秾李,艳冶倾江国。
名姝过处闻香泽。
柳拂红帏,花开紫陌。
华年直堪怜惜。
漫笙歌宛转,声透帘槅。
云亭岑寂。
对峰青清碧。
水暖银鳞跃,成信息。
城南未老诗客。
认罗衣锦字,此情何极。
壶方冽,半渐巾帻。
浑不似、白石新词自谱,弄箫鬟侧。
閒愁苦,趁付潮汐。
恐画梁、尚有归来燕,何时见得。
绿茵梦湖,翩翩飞鸟翼。
莫问行迹。
物候偏惊际。
绛桃秾李,艳冶倾江国。
名姝过处闻香泽。
柳拂红帏,花开紫陌。
华年直堪怜惜。
漫笙歌宛转,声透帘槅。
云亭岑寂。
对峰青清碧。
水暖银鳞跃,成信息。
城南未老诗客。
认罗衣锦字,此情何极。
壶方冽,半渐巾帻。
浑不似、白石新词自谱,弄箫鬟侧。
閒愁苦,趁付潮汐。
恐画梁、尚有归来燕,何时见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美景中夹杂的淡淡愁绪,像用文字编织的一幅动态水彩画。
上阕开篇用"阳春有脚"的拟人手法,把春天写成会行走的精灵。随后用"双丸"比喻日月交替,展现时光流转。绿草如茵的湖边,飞鸟掠过水面,诗人却说"莫问行迹"——这种欲言又止的笔法暗示着心事。当看到桃花李花争艳时,突然插入"名姝过处闻香泽"的联想,把花香比作美人留下的气息,让繁华春景顿时多了几分惆怅。
下阕转入更私人的情感空间。在寂静的云亭中,诗人看着青山绿水,突然发现鱼儿跃出水面,这个动态细节成了触动心弦的"信息"。自称"城南未老诗客",通过"罗衣锦字"的细节,透露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壶方冽"三句写得特别生动:酒壶渐空,头巾歪斜,这种微醺状态与姜夔(白石)谱新词、弄箫管的雅致形成对比,凸显出自己难以排遣的愁绪。
结尾最耐人寻味:明知画梁上的燕子终会归来,却用"何时见得"的疑问收尾,把对归人的期盼与不确定,都寄托在这个关于燕子的意象里。这种含蓄的表达,让整首词在春光明媚中始终萦绕着若隐若现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