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

咄咄书空恨,悠悠避世心。
秋兼秋树乱,病兴夕阳深。
藓壁朝阴早,蓬门夜气侵。
亲月长不见,多难更相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咄咄》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和内心的苦闷。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先,“咄咄书空恨”,诗人开篇直接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强烈不满和无尽的遗憾。“书空”一词,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悲愤。这种情绪贯穿全诗,使诗歌充满了压抑和苦闷的氛围。

接着,“悠悠避世心”表达了诗人想要逃避现实的内心想法。诗人可能感到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和残酷无情,因此产生了想要逃避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然后,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悲凉。“秋兼秋树乱,病兴夕阳深”,秋天本应是收获的季节,但在这里,诗人却用“乱”来形容秋天的景象,暗示自己内心的混乱和不安。同时,“病兴夕阳深”则表达了诗人病中的心境,夕阳虽然美丽,但却让人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藓壁朝阴早,蓬门夜气侵”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苔藓斑驳的墙壁和杂乱蓬勃的门户,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并不好。而早晚的阴气和寒气,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最后,“亲月长不见,多难更相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因为种种原因,诗人无法与亲人团聚,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分离和孤独感加深了诗人的苦闷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悲愤、孤独和无助。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