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二月三日登上城郊,看到春天美景却因战乱而心情沉重的复杂感受。
全诗用对比手法展开:第一句说"我平时春天从不伤感",但紧接着第二句就转折"今天看到春天却愁得要命"。这种反差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愁的原因:眼前看到的都是外族军队的旗帜,连盛开的桃花李花都显得无精打采。野外本该让人心情舒畅,现在却混杂着战乱的烟尘。这里用"旌旗"和"桃李"的对比,用"野兴"和"红尘"的对照,生动表现了美好春色与残酷现实的冲突。
最后两句表达期盼:等到将军打退敌人后,一定要请朋友们来岘山好好欣赏春景。这个结尾既点明了当前的困境是暂时的,又透露出对和平的向往。
全诗语言直白但情感真挚,把战乱时期文人既爱自然美景又忧国忧民的矛盾心理写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明该高兴却高兴不起来"的真实感受,让今天的读者也能体会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精神痛苦。
赵万年
福州长溪人,字方叔。宁宗庆元二年武进士。为襄阳制置司干办官。开禧二年,金兵围襄阳,佐知府赵淳守城,定策先据山势地形之要,遏金兵粮道,至九十余日,卒解城围。有《襄阳守城录》、《裨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