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山真武观试泉

莫誇阳羡茗,在彼山之巅。
莫誇惠山溜,试此山之泉。
不生陆鸿渐,渴死卢玉川。
且共春风里,不斗社雨前。
雀舌最嫩弱植耳,嘉树一发如针然。
灵苗合让武夷贡,清香不与罗浮专。
北山古丘神所授,以泉名郡天下传。
置邮纵可走千里,不如一掬清且鲜。
人生适意在所便,物各有产尽随天。
蹇驴破帽出近郭,裹茶汲井手自煎。
泉鲜水活别无法,瓯中沸出酥雪妍。
山中道士不识此,弹口咋舌称神仙。
从今决意修茗事,典衣买树莳井边。
道士且莫颠,古人作善戒所先。
山中种茶一百顷,不如山下数亩田。
饥餐渴饮无长物,何患敲门惊昼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北山真武观品尝山泉泡茶时的感悟,核心思想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反对盲目追捧名贵茶叶。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开篇先破除迷信:别总吹嘘阳羡茶(唐代贡茶)和惠山泉(天下第二泉),这里的山泉一样好喝。茶圣陆羽没来过这里真是遗憾,但没关系,我们就在春风里喝茶,不赶什么"社雨前"(清明前采摘的顶级茶叶)的时髦。

2. 中间描写喝茶体验:用当地嫩如雀舌的茶叶,配上清冽的山泉,现煮现喝。茶汤像酥油白雪般漂亮,连道士都惊叹不已,甚至想改行种茶。这里特别强调"现掬山泉"的新鲜感,比千里快递的名泉更实在。

3. 最后回归生活智慧:作者劝道士别犯傻,种一百顷茶不如种几亩粮食实在。普通人喝茶解渴就行,没必要追求奢华,能安心睡个午觉比什么都强。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 - 用对比手法打破对名贵茶叶的盲目崇拜 - 强调亲身体验的价值(现采现煮的乐趣) - 最后回归到"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 - 语言生动,比如描写茶汤像"酥雪",道士"弹口咋舌"的惊讶状都很有画面感

本质上是在说:生活中真正的享受不在于追逐名牌,而在于发现身边的美好,保持简单自在的心态。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很有启发。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