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记疏林霜堕蕲门秋,高谈四筵惊。
击珊瑚欲碎,长歌裂石,分取狂名。
短梦依依同话,风雨客窗灯。
一醉江湖老,人似春星。
蓦上长安旧路,怅春来王粲,还赋离亭。
唤天涯绿遍,今夜子规声。
待攀取垂杨寄远,怕杨花比客更飘零。
凄凉调,向琵琶声里,唱彻幽并。
击珊瑚欲碎,长歌裂石,分取狂名。
短梦依依同话,风雨客窗灯。
一醉江湖老,人似春星。
蓦上长安旧路,怅春来王粲,还赋离亭。
唤天涯绿遍,今夜子规声。
待攀取垂杨寄远,怕杨花比客更飘零。
凄凉调,向琵琶声里,唱彻幽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狂放不羁的文人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感伤。
上阕回忆往昔豪迈时光:记得那年秋天在蕲门,落叶满林,霜色清寒。我们几个朋友高谈阔论,声音大得惊动四座。敲击珊瑚(可能是击节或击打器物)的声响几乎要把东西震碎,放声高歌连石头都要裂开,就这样我们赢得了"狂士"的名声。短暂的相聚像一场梦,我们曾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对着客舍的灯火彻夜长谈。如今一醉醒来,发现江湖岁月催人老,故友们像春天的星星般四散飘零。
下阕写现在的漂泊凄凉:突然又走上京城的老路,惆怅地想起王粲(东汉文人,曾写《登楼赋》抒怀乡之情)的故事,忍不住在离别的长亭写下新词。想唤回天涯各处泛起的绿意,却只听见今夜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叫。想折一枝垂柳寄给远方故人,又怕柳絮比我这游子飘零得更远。最后只能把满心凄凉谱成曲调,借着琵琶声,把对幽州、并州(北方边塞之地)的思念唱尽。
全词用今昔对比的手法,通过"击珊瑚""长歌裂石"的豪放与"子规声""杨花飘零"的凄凉形成强烈反差,把文人豪情消磨、知己星散的落寞写得淋漓尽致。最后用琵琶声收尾,余音袅袅中满是江湖倦客的孤独。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