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偈调偃溪上人

昌黎先生入山里,大颠牢把数珠子。
松下经函着净瓶,照管习之翻却水。
丞郎满檐江西禅,行行勘辩撩天鼻。
偃溪烂嚼雪窗纸,换却舌头别参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幽默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场充满禅意的"斗法"场景,展现了禅宗不按常理出牌的智慧。

前四句讲韩愈(昌黎先生)进山拜访高僧大颠的故事:韩愈一本正经地带着经书(松下经函)和净瓶(佛教法器)来论道,结果大颠和尚只是淡定地数着佛珠,暗示真正的智慧不在书本中。最后一句"翻却水"用泼水的动作,象征打破常规思维。

后四句转到江西禅宗的修行场景:满屋的修行者(丞郎)都在认真参禅,但作者调侃他们像在闻味道(撩天鼻)般表面功夫。最后用"烂嚼纸""换舌头"这种夸张描写,说真正悟道需要像偃溪和尚那样,彻底打破常规思维(把纸嚼烂),用全新的方式(换舌头)去参悟。

全诗精髓在于:用吃纸、换舌头、泼水等荒诞画面,揭示禅宗"不立文字"的核心思想——真正的智慧不是死读书,而是要打破常规认知。这些看似疯癫的举动,其实是对形式主义修行的讽刺,倡导直指本心的顿悟。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