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游春

典尽春衣不肯归,熊儿扶过瀼溪西。
伤时怀抱深於海,掠眼风光醉似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杜甫穷得连春天衣服都当掉了,还是不肯回家。他儿子熊儿(小名)搀着他走过瀼溪,表面看是春游,实际藏着大悲哀。

前两句画面感特强:一个老父亲当光衣服换酒钱,喝得踉踉跄跄要儿子扶着走。这里的"不肯归"很妙,不是不能回家,是故意不回去——可能逃避现实,可能借酒消愁。

后两句像电影里的内心独白:老杜心里装着整个时代的苦难,沉重得像要沉到海底;但眼前春光太美,美得让他暂时醉得像滩烂泥。这种矛盾特别真实——我们现代人加班累成狗,突然看见晚霞也会愣住,就是类似感觉。

全诗最打人的就是这种反差:春光越灿烂,越衬出他心里的苦。就像现在有人发朋友圈晒美食,配文却是"失业第三天",杜甫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这么玩了。他教会我们:真正的痛苦,往往藏在最美的风景里。

来梓

来梓,字子仪。与周必大为布衣交,孝宗淳熙中周知枢密院事时,曾入京访旧。事见《四朝闻见录》卷三《来子仪》。今录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