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古愚拟宫体

天上多春色,人间迥不同。
花翻鳷鹊殿,莺过建章宫。
云旂鸾被影,月扇雉含风。
遥瞻翠华近,红日照盘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天上人间春色对比的华丽画卷,用生动的意象展现宫廷的富贵气象。

前两句"天上多春色,人间迥不同"直接点明主题:天界的春色与人间截然不同。这里的"天上"暗指皇宫,用对比手法引出下文对宫廷春景的描写。

中间四句用四种典型意象勾勒宫廷春景: 1. "花翻鳷鹊殿":宫殿周围花枝摇曳,鳷鹊殿是汉代宫名,这里代指华丽宫室 2. "莺过建章宫":黄莺飞过另一座著名宫殿建章宫,增添生机 3. "云旂鸾被影":绣着鸾凤的旗帜如云般飘动,投下斑驳影子 4. "月扇雉含风":形如满月的宫扇上绘着雉鸟图案,仿佛能含住春风

最后两句"遥瞻翠华近,红日照盘龙"将视线拉近:远远望见帝王仪仗临近,阳光下盘龙装饰熠熠生辉。"翠华"指帝王车驾,"盘龙"既指实物装饰,也暗喻天子。

全诗通过"鳷鹊殿""建章宫"等典故,以及"云旂""月扇""盘龙"等富丽意象,不着一个"贵"字却尽显皇家气派。诗人用天上春色比喻宫廷生活,将静态的建筑与动态的自然景物相结合,在光影交错中营造出既庄严又灵动的宫廷春景图。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