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咏金橘

江南种橘繁如粳,尔今独以金为名。
岂非彼俗甚珍惜,谓其可比百鍊精。
千头尽带秋色老,一腹皆饱晨霜清。
初筵特此献磊落,满座不觉窥光晶。
宝肆豪华竞相胜,玛瑙散入雕盘盈。
珠庭变化望已久,仙丹忽向洪炉成。
试侵香润擘圆粒,齿牙滴沥沾冰琼。
自怜孤根出远土,得并众果亲杯觥。
赤心可耻不嗤枣,虚表无用安须橙。
辛酸甘苦各存味,赖有知者加题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金橘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金橘的独特魅力和象征意义。

诗的开头说江南种橘很普遍,像种稻米一样多,但金橘却因为"金"字显得特别。这里暗示金橘虽然也是橘子,但比普通橘子更珍贵。接着用"百炼精"作比喻,说金橘就像经过千锤百炼的黄金一样精纯珍贵。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金橘的外形和口感:秋霜中成熟的橘子挂满枝头,剥开后果肉晶莹剔透。在宴会上端出金橘时,满座宾客都被它的光彩吸引。这里用"玛瑙"、"仙丹"等贵重物品作比,突出金橘的珍贵。吃的时候,果肉多汁清甜,牙齿都能感受到冰爽的滋味。

最后诗人借金橘抒发感慨:虽然自己像金橘一样来自远方,但能和其他水果一起出现在宴席上,感到很荣幸。金橘外表金黄不输橙子,内心赤诚不逊红枣,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就像人生百味,需要懂它的人来品评。

全诗通过金橘这个意象,既赞美了这种水果的独特美味,又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金橘从平凡中见珍贵的特点,也隐喻着人应当注重内在品质的道理。诗中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尝到金橘的鲜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