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

客里仍家累,飘零滞此州。我心原磊落,高枕毕春秋。

烛尽宽儿课,杯干向妇谋。不知班定远,何事恋封侯。

现代解析

这首诗《高枕》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矛盾而真实的生活状态,语言平实却充满情感张力。

前两句"客里仍家累,飘零滞此州"直接点明处境:虽然人在他乡漂泊,却依然要承担家庭责任。这种"带着全家流浪"的无奈,现代打工人最能感同身受——就像今天那些带着孩子在城市租房打工的家庭。

"我心原磊落,高枕毕春秋"是全诗的诗眼。表面说"我本是个豁达的人,只想躺着度过余生",但"高枕"这个动作恰恰暴露了内心的不平静。就像现代人嘴上说"躺平算了",其实心里根本放不下。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窘迫:蜡烛烧完了(暗示熬夜),只能暂停孩子的功课;酒杯空了,还得找妻子商量家用。这些画面像极了许多家庭月光族的生活场景——工资刚发就精打细算,连给孩子辅导作业都要掐着电费。

最后两句突然提到班超(班定远),这个历史人物放弃文职去西域建功立业,表面上在说"不懂他为什么非要当官",实际是自我安慰:与其像班超那样拼命,不如接受平凡。这种心理现代人很熟悉——看着朋友圈里光鲜的成功人士,转头安慰自己"平凡也挺好"。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普通的日常(蜡烛、酒杯、孩子作业),道出了古今相通的人生困境:在责任与自由、抱负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诗人没有刻意美化苦难,而是诚实展现了一个中年人的疲惫与自嘲,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真实"反而让读者感到亲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