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简单却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夜独处的愁绪。
上片写景:楼头一弯瘦月,帘外狂风呼啸,垂柳的枝条耷拉在栏杆上,柳絮黏在池塘边的楼阁上。这些景物都带着压抑感——弯月像愁眉,狂风显烦躁,垂柳和飞絮的"搭""黏"二字,暗示着挥之不去的烦闷。
下片抒情:女子端起酒杯,觉得酒杯似乎懂得她深沉的心事,而酒却害怕人情淡薄(这里用拟人手法,其实是女子自己害怕人情冷暖)。还没喝酒眼泪就先流下来,沉默中愁绪越发浓重无法排解。
全词妙在两点:一是用"风姨"(拟人化的风)等鲜活的比喻让景物有情绪;二是通过"杯知酒怕"这种反常逻辑,把无形的愁写得具体可感。最后"不饮泪先流"比借酒消愁更显苦涩,传递出一种清醒着痛苦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