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缙云山下红树林立。询之土人,是黄楝树,繁艳不减于枫

雾妒山容,风欺木瘦,难觅惊人佳句。
暗紫疏红,飞洒夕阳多处。
疑雪里、庾岭梅开,似霜后、摄山枫舞。
又那知、天半朱霞,一朝泻染楝花树。
春风花信过了,犹有酡颜醉态,疏狂如许。
妙手丹青,点破美人迟暮。
看断续、千缕文霓,听摇落、万山红雨。
料如今、晚节寒芳,更谁知楝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重庆缙云山下黄楝树林的壮美秋色,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红叶如火的视觉盛宴。

上阕开篇用拟人手法写景:雾气遮掩山容,秋风吹瘦树木,诗人苦寻不到合适的诗句来赞美这景色。接着镜头拉近,紫红相间的树叶在夕阳下格外耀眼。随后连用三个绝妙比喻:先比作雪中盛开的梅花,再比作霜后飞舞的枫叶,最后突发奇想——这分明是天边的红霞倾泻在楝树上!三个比喻层层递进,将普通的红叶写出了神话般的绚丽。

下阕转入抒情。虽然春天花期已过,但楝树仍保持着醉酒的酡红,像不服老的狂士。画家笔下"美人迟暮"的意境,在这里被红叶重新诠释。看那连绵的彩色树冠如彩虹碎片,听落叶沙沙似红色雨点——这些通感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结尾笔锋一转,由绚烂归于深沉:在这晚秋时节,谁能懂得楝树坚守的苦涩?"楝苦"二字既指树木本身的苦味,又暗喻人生况味。

全词最妙处在于:表面极力渲染红叶之美,实则通过"雾妒""风欺""迟暮""楝苦"等词悄悄埋下伏笔,最终揭示绚烂背后的生命韧劲。就像我们看红叶时觉得壮美,却常忽略树木经历的风霜,这种"美的背后是坚持"的感悟,正是作品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