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崇山刘氏园亭

西山三叠郁岧峣,亭上看山翠欲飘。
杨柳小楼风满席,芙蓉清沼水平桥。
美人歌处倾金杓,仙客来时度玉箫。
我忆醉眠花底月,满衣香露夜萧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丽雅致的园林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浪漫氛围。

前两句写远山和亭台:远处西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在亭中望去,山色青翠得仿佛要飘动起来。这里用"翠欲飘"的拟人手法,把静态的山色写得生动活泼。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园中景致:杨柳掩映的小楼里,清风满座;荷花盛开的池塘上,水平如镜的小桥横跨。这两句通过"杨柳""芙蓉"等典型意象,勾勒出园林的精致典雅。接着写园中欢宴场景:美人在歌唱时举起金酒杯畅饮,仙人般的客人到来时吹奏着精美的玉箫。这里用"金杓""玉箫"等贵重器物,暗示主人的富贵身份。

最后两句转入抒情:诗人回忆自己曾醉卧花丛,在月光下酣眠,夜露沾湿衣衫,清香萦绕。这个结尾将前面的热闹场景突然转为静谧,用"夜萧萧"的意境给人余韵悠长的感觉。

全诗从远山写到近景,从白昼写到夜晚,既有视觉的享受,又有听觉的愉悦,最后以醉眠花月的浪漫情景作结,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的理想生活图景。诗中运用色彩(翠)、声音(歌、箫)、气味(香)等多重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