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阻雨

春雨下危墙,烟波正渺茫。
好山当幕府,壮士挽天潢。
鸟立林边石,人归海上航。
驱驰还我辈,不惜鬓毛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船厂的生动画面,同时抒发了作者豪迈不屈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写景:春雨顺着高高的船厂围墙飘落,江面雾气弥漫,一片朦胧。这里用"危墙"和"渺茫"营造出一种压抑又辽阔的氛围。

中间四句由景及人:雄伟的山峦像天然的幕布环绕着船厂,健壮的船工们正在奋力修补船只("天潢"指船体)。鸟儿静静立在林边石头上,远航的人们正从海上归来。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展现了劳动者的力量美,又透露出对平凡生活的观察。

最后两句抒情:我们这代人还要继续奔波奋斗,就算两鬓斑白也在所不惜。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把雨中船厂的景象升华为人生奋斗的象征,表现出一种老当益壮、奋发向上的精神。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通过对船厂雨天场景的白描,最终落脚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读者在寻常劳动场景中感受到不平凡的生命力量。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