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柳堤送别的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动人。
前两句"垂垂千树柳,风动曲尘丝"用动态的笔法勾勒出柳堤全景:千万条柳枝低垂,春风拂过时,嫩绿的柳丝像轻烟般摇曳。"垂垂"二字既写柳枝低垂的姿态,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意味;"曲尘丝"这个比喻很新颖,把柳丝比作酿酒时浮动的绿色霉菌,突出其细柔轻盈的特质。
后两句"费尽春时絮,堤前赠别离"将视角转向柳絮与离情。诗人说柳树在整个春天拼命地飘洒柳絮,仿佛是要用这漫天飞絮来为堤岸上的离别增添氛围。这里把柳絮拟人化,说它"费尽"力气,实际上是在说离别的愁绪之浓。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在这里被转化为柳树主动用飞絮参与送别,构思十分巧妙。
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完全交融:柳枝的垂落像不舍的低头,柳絮的飞舞似离人的愁绪,整个春天都成了离别的背景。短短二十个字,既写出了柳堤春景的柔美,又道出了离别的缠绵,景与情浑然一体,读来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