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林二首 其二

远公与客亦从容,未至当年似懒慵。
送过虎溪元不恶,不妨门外听松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场景,展现了古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的前两句说:远公(可能指高僧或隐士)和客人相处时也是从容不迫的,不像当年那样显得懒散。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主人公现在更加自在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是诗中最有意境的部分:送客人走过虎溪(可能是个地名)其实并不让人讨厌,不妨就在门外听听松林间的风声。这里用"听松风"这个细节,生动地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往往就是这些简单自然的瞬间。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平实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不需要刻意追求什么,就在寻常的送客、听风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淡泊宁静的意境,正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