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寺

绍兴妃子寺,步步白云深。
丛冢荒难认,寒泉清到今。
山高松有子,石老树无心。
寺主疎相见,如闻亦解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刘寺"的深山古寺的幽静景象。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绍兴妃子寺,步步白云深"用"白云深"三个字,立刻让人感受到这座寺庙藏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就像我们爬山时,越往高处走,云雾越浓的感觉。

中间两联是四个特写镜头: 1. "丛冢荒难认":寺庙周围散落着许多荒草丛生的古墓,已经难以辨认。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 2. "寒泉清到今":清冷的山泉至今依然清澈流淌。这个"清"字既写泉水,也暗喻寺庙清净的修行氛围。 3. "山高松有子":高山上的老松树结出了松果,展现着生命的延续。 4. "石老树无心":古老的石头和树木都显得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欲望。这里的"无心"用得很妙,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了。

最后两句写寺庙的主持很少见客,但听说也是个会作诗的高僧。这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也暗示这座寺庙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就像一组山水画,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深山古寺的清幽、古朴与超脱。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自然流露出对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的向往。读起来让人感觉心灵都被洗涤了一遍,特别适合在烦躁的时候静静品味。

郑会

郑会,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史弥远专政,引疾归里。卒年八十二。有《亦山集》。已佚。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有传。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