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死后堕入地狱的痛苦场景,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前半部分用排比手法列举了"有X不能X"的句式:有衣服穿不了、有马骑不了、有仆人使唤不了、有婢女跟随不了、有食物吃不了。这些都是在说人死后虽然生前拥有很多,但到了阴间全都用不上,只能永远挨饿受苦。这种重复的句式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后半部分直接点明这是在地狱受苦,而且这种痛苦看不到尽头。"冥冥"二字既形容地狱的黑暗,也暗示这种苦难深不见底。最后两句最扎心:死者按顺序一个个走向地狱深处,不知道还有谁能重新活过来。这里透露出对生命的绝望,似乎一旦死去就永无翻身之日。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在唠家常一样讲述死后世界的可怕。它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生前积累的财富带不走,死后只有无尽的痛苦在等待。这种直击人心的真实感,正是这首诗最大的魅力所在。
王梵志
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