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对并思归。
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是时天地阴埃遍,
瀚海龙城皆习战。两军鼓角暗相闻,四面旌旗看不见。
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和。汉兵候月秋防塞,
胡骑乘冰夜渡河。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
燕支山下少春晖,黄沙碛里无流水。金戈玉剑十年征,
红粉青楼多怨情。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
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是时天地阴埃遍,
瀚海龙城皆习战。两军鼓角暗相闻,四面旌旗看不见。
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和。汉兵候月秋防塞,
胡骑乘冰夜渡河。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
燕支山下少春晖,黄沙碛里无流水。金戈玉剑十年征,
红粉青楼多怨情。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充满了苍凉悲壮的色彩。
开头用"渔阳八月塞草枯黄"的画面,直接带我们进入荒凉的边塞环境。将士们互相望着对方,都想回家。这里用"并思归"三个字,巧妙写出了所有人共同的思乡情绪。
接着用乌云、寒风、飞沙等意象,渲染出战场的昏暗混乱。"天地阴埃遍"写尽战场的压抑氛围,"瀚海龙城皆习战"则暗示战事频繁。鼓角声在黑暗中回荡,却看不见旌旗,这种视听反差生动表现了战场的紧张感。
诗中插入"昭君远嫁"的典故,暗示和亲政策失效,战事再起。"汉兵候月"、"胡骑乘冰"的对仗句式,展现了双方紧张的军事对峙。用"万馀里"强调边塞遥远,与繁华京城形成强烈对比。
"燕支山下少春晖,黄沙碛里无流水"是经典的环境描写,用缺少阳光和水的意象,凸显边塞的荒芜。将士们征战十年,青楼中的女子也在思念远方的人。"厌向殊乡久离别"道尽长期离家的痛苦,最后"捣衣声"这个细节,让思乡之情更加具体可感。
全诗通过环境渲染、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苍劲有力的语言和深沉悲凉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屈同仙
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历仕千牛兵曹、栎阳尉。生平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元和姓纂》卷一〇。芮挺章选其诗2首入《国秀集》,《搜玉小集》选诗1首(《小集》逸“仙”字)。《全唐诗》存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