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慵懒的春日午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写景:柳树投下满地绿荫,池塘水满平静,紧闭的院门仿佛把春天也关在了里面,让人感觉时间流逝都变慢了。这里用"刻漏迟"(古代计时器)的意象,生动表现出春日悠长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两个对比展现生活态度:蝴蝶随意停歇不分彼此,青蛙的叫声也不分公私——这些自然意象暗喻诗人不愿被世俗规则束缚。接着用刘伶(纵酒放达的名士)和梁鸿(隐居作《五噫歌》的隐士)的典故,表明自己既想如刘伶般借酒避世,又向往梁鸿的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场景:午睡醒来听见风吹竹叶声,顺手收拾昨夜未下完的残棋。这个日常细节特别有生活气息,残棋的意象既呼应前文的慵懒情调,又暗含对未竟之事的淡然态度。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隐逸思想融入寻常春景,通过柳荫、蛙声、午睡、下棋等生活片段,自然流露出"看淡名利、随性而活"的人生哲学。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蝴蝶、青蛙的自由状态中,从历史人物的选择中,自己体会这种超脱的生活智慧。
吴端
吴端,字子方,号湖山樵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曾为翰林书艺局艺学、硾纸待诏(《摛文堂集》卷五《翰林书艺局艺学吴端可翰林书艺局硾纸待诏制》)。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为平阳郡王府教授(《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三)。事见《东瓯诗存》卷七。今录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