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松
村后古松千余株,一州列县皆所无。
前冈夜听仙犬吠,茯苓斗大不敢锄。
奇哉不闻风雨至,一旦苍龙俱拔地。
村人半为饥与寒,大斧长镵遂无忌。
噫嘻饥寒诚可虞,要在保社能相扶。
姻睦任恤古有训,秦越坐视奚为乎。
吾宗聚族从元始,历数百年乃有此。
今胡为兮至于是,自此栽培嗟晚矣。
前冈夜听仙犬吠,茯苓斗大不敢锄。
奇哉不闻风雨至,一旦苍龙俱拔地。
村人半为饥与寒,大斧长镵遂无忌。
噫嘻饥寒诚可虞,要在保社能相扶。
姻睦任恤古有训,秦越坐视奚为乎。
吾宗聚族从元始,历数百年乃有此。
今胡为兮至于是,自此栽培嗟晚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村庄的悲剧:原本村后有一片珍贵的古松林,这些松树高大茂盛,在当地独一无二。松林里还生长着珍贵的茯苓(一种药材),但村民敬畏自然,连斗大的茯苓都不敢挖。神奇的是,这片松林似乎有灵性,连风雨都很少侵扰它们。
然而某天灾祸降临,松树突然像被拔地而起的苍龙一样全部倒下。饥寒交迫的村民为了生存,再也顾不上敬畏,抡起斧头大肆砍伐。诗人痛心地说:饥饿寒冷确实可怕,但更重要的是村民之间要互相帮助啊!古代就教导我们要团结互助,怎么能像陌生人一样冷眼旁观呢?
诗人进一步感慨:我们家族从元代就聚居在这里,历经几百年才培育出这片松林。为什么如今会落到这般田地?现在想重新栽培已经太晚了。全诗通过松林的毁灭,批判了人们在生存压力下破坏环境、丢失传统美德的行为,字里行间充满对自然和人文精神流失的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