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四棵松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坚贞品格的赞美。
前两句用"翠堪餐"形容松树青翠欲滴的美,像龙卧鸾翔般各具风姿。这里把松树比作神兽和神鸟,突出其不凡气质。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人生感悟:看着这些松树十年,深感时光易逝;在官场打拼多年,才明白其中的艰难。躺在竹席上听着松涛声,让人感到刺骨寒意;从层层树荫中醒来,突然看透了世态炎凉。这里用"鼠肝"比喻世俗小人的卑劣品性。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别说松树能像传说中那样变化成大夫(古代官职),它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面对严寒霜雪也不改其坚贞本性。这里既是在赞美松树,也是在表达作者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
全诗借松树言志,把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语言生动形象。通过松树的"贞操",反衬出官场的污浊,展现了作者清高自守的人生态度。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