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记倚窗窥笑,接座熏香,扇角初逢。
门掩枇杷静,又惊枝暗起,人似春鸿。
峭寒几番侵袂,眉翠淡芙蓉。
叹絮语衾边,泪痕盏底,同诉飘蓬。
匆匆。
最无赖,是种得垂杨,偏系归骢。
别恨丝鞭阻,指一林残叶,瘦马西风。
梦醒半规蛾月,依旧印帘栊。
怕数遍幽期,灯花尚说今夜红。
门掩枇杷静,又惊枝暗起,人似春鸿。
峭寒几番侵袂,眉翠淡芙蓉。
叹絮语衾边,泪痕盏底,同诉飘蓬。
匆匆。
最无赖,是种得垂杨,偏系归骢。
别恨丝鞭阻,指一林残叶,瘦马西风。
梦醒半规蛾月,依旧印帘栊。
怕数遍幽期,灯花尚说今夜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回忆,像一部微电影般展开。
上片从甜蜜的初遇开始:记得她倚窗偷笑的俏皮模样,挨着坐时衣香暗传,初次见面时用扇子半遮脸的羞涩。接着镜头转到静谧的枇杷院门,突然惊飞的树枝像她匆匆离去的身影。春寒多次侵袭衣袖,她描画的翠眉渐渐淡去如芙蓉褪色。最让人叹息的是那些同床共枕的私语、酒杯里映出的泪痕,都在诉说漂泊无依的苦楚。
下片写离别后的煎熬:最无奈的是当初栽下的杨柳,偏偏绊住了归来的马蹄。马鞭所指之处,只剩西风中萧瑟的枯林。午夜梦醒时,残缺的月牙仍照着旧窗帘,最怕细数约定的日子——灯花爆响仿佛还在预言今夜的重逢,却终究成空。
全词用蒙太奇手法拼接记忆碎片:从初遇的心动到分离的痛楚,从实景的杨柳、酒杯到虚写的灯花预兆,把甜蜜与苦涩、期待与失望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偏系归骢"的杨柳,既写实景又暗喻情丝缠绕;"灯花说红"的细节,将民间"灯花报喜"的习俗化作锥心的反讽,让读者感受到爱情中最动人的期待与最残酷的失落。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