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山居二首 其一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山居的宁静画面,充满了隐逸生活的仙气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写的是:住在深山幽静处的人(餐霞客指修仙之人),在深秋的夜晚,感受到月光带来的寒意,看着露珠从树叶上滴落。这里用"餐霞客"暗示主人公过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珠露滴"三个字把普通的露水写得像珍珠一样珍贵。

后两句"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更妙:突然传来几声鹤鸣,这只鹤可能已经活了上千年,它从岩石前的一棵柏树上飞下来。鹤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和仙境的象征,"千年独鹤"更增添了神秘色彩,"两三声"的鹤鸣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让环境显得更加幽静。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月光、露珠、鹤鸣、古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多享受这种生活,但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最妙的是那只突然出现的仙鹤,给整个画面注入了灵动之气,让静态的夜景顿时活了起来。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