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桓子匏寄轩
卜居水南里,乃在瓜山阳。
敝庐仅容膝,小轩隘而方。
块焉类匏寄,兀坐如面墙。
短桷阚疏棂,野圃杂众芳。
盘桓理遗编,游歌任行藏。
所愿书满家,不羡果盈筐。
南国杨梅熟,东山卢橘黄。
家家躬种穫,户户勤耕桑。
吾岂若匏瓜,累累无所将。
寓形一寄尔,瓢樽两相忘。
绵绵青蔓远,蔼蔼书带香。
寤寐东陵侯,千载遥相望。
敝庐仅容膝,小轩隘而方。
块焉类匏寄,兀坐如面墙。
短桷阚疏棂,野圃杂众芳。
盘桓理遗编,游歌任行藏。
所愿书满家,不羡果盈筐。
南国杨梅熟,东山卢橘黄。
家家躬种穫,户户勤耕桑。
吾岂若匏瓜,累累无所将。
寓形一寄尔,瓢樽两相忘。
绵绵青蔓远,蔼蔼书带香。
寤寐东陵侯,千载遥相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隐居田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居住环境:房子在水南边的瓜山南面,屋子很小,只能勉强容身,窗前有个简陋的小轩(凉亭)。作者把自己比作挂在藤上的葫芦(匏瓜),安静地独坐着。从简陋的窗棂望出去,能看到野外的花园里开着各种花草。
中间部分写日常生活:在这里读书、唱歌,随心所欲地生活。作者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满屋子的书,而不是装满水果的筐子。虽然看到邻居们忙着收获杨梅、卢橘(枇杷),家家户户都在辛勤耕作,但作者并不想像葫芦那样只是徒然挂在枝头(比喻虚度光阴)。
最后部分升华主题:作者认为人生就像暂时寄居在世间,不必太在意物质享受(瓢和酒樽都可以忘记)。看着葫芦藤蔓绵延,闻着书香,作者在梦中与古代隐士东陵侯(秦朝灭亡后种瓜为生的贵族)神交,表达了对这种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全诗用葫芦(匏瓜)这个意象贯穿始终,既写实描写了简陋的居住环境,又象征了作者安于清贫、寄情书卷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比农人的忙碌和自己的闲适,突出了不随波逐流、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语言朴素自然,画面感强,让人感受到一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