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九峰觉老时自因胜退居

京江别我正坚冰,拂袖归来道更增。
又见岭梅来驿使,懒将庭柏对谈僧。
半廊冷月溪山雾,一炷幽香殿阁灯。
此亦世间愁绝处,岭猿岁晚哭寒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从繁华回归山林的内心历程,充满孤寂与超脱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写修行者离开京江时正值严冬,如今甩袖归来时修行境界更深了。"坚冰"既指真实季节,也暗喻世俗的冷漠;"拂袖"动作潇洒,显示对尘世的决绝。

中间四句用一系列意象展现山居生活:收到驿使送来的岭梅却无心赏玩,懒于与僧人辩经论道。半廊冷月映着溪山雾气,殿阁里只点一炷幽香。这些画面充满清冷禅意,"懒"字透露出对世俗交流的厌倦,"冷月""幽香"则营造出空寂的修行氛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看似超脱的山居其实也是人间至愁之处,岁末寒风中猿猴的哀鸣缠绕着枯藤。诗人用猿哭寒藤的意象,巧妙道出修行者内心难以言说的孤独与苍凉,说明真正的修行并非逃避红尘,而是直面生命本质的孤寂。

全诗以冬天山寺为背景,通过冰、梅、月、香等清冷意象,展现修行者既超然物外又难掩孤愁的心境,传递出深刻的生命感悟。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