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林间煎茶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的思考。
开头两句"子规不作去年声,猿鸟都萦故国情"是说,今年的杜鹃鸟叫声和去年不同,山中的猿猴和飞鸟似乎都带着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用动物的变化暗示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
中间四句写景很有特色。"清浊泉流如有意"说泉水或清或浊,好像有自己的心思;"高低山色总无名"说起伏的山色美得难以形容。这两句把自然景物写得很有灵性。"人从虎豹丛中健"说人在险境中反而更坚强;"天在峰峦缺处明"说从山缝中看到的天空格外明亮。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困境中的希望。
最后两句"一笑云林归便得,向来烟景又谁争"是点睛之笔。意思是说只要淡然一笑就能回归山林,这美丽的景色又何必与人争夺呢?表达了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把山水写得生动有趣,又通过景物寄托了深刻的人生感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淡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让人读后感到平静而豁达。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