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孤村》描绘了一个荒凉破败的农村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前两句"舍南舍北地多荒,三两□□□□□"(缺失部分可能是"人家炊烟断"之类的描写),直接勾勒出村庄的萧条:房前屋后都是荒地,只剩下零星几户人家,连炊烟都稀稀落落。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读者立刻感受到农村的凋敝。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更显深刻:农民们("□士"可能指"农士")都放下农具改行编簸箕("箕欲手"),但这种手工业根本治不好他们的穷困("眼前疮")。这里用"医疮"比喻解决生计问题,既形象又心酸——就像用创可贴治疗重病,根本无济于事。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声的苦难:没有直接写农民如何哭诉,而是通过荒芜的土地、改行的无奈、徒劳的挣扎这些细节,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底层人民的绝望。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比直接说"农民真苦"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