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寻梅的生动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情趣。
前两句写诗人偶然因为祭祀活动来到丹霞山,古老的寺庙藏在深山之中,石头小路蜿蜒曲折。这里用"偶因"二字显得很随意,给人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感。"寺古山深"四个字就勾勒出一个幽静深远的意境。
后两句最精彩:诗人冒着严寒仔细寻找梅花的踪迹,突然在枝头欣喜地发现了状如"状元花"的梅花。这里"冲冻"二字用得特别传神,把不畏严寒寻梅的执着劲写活了。"状元花"的比喻既新颖又贴切,让人联想到梅花傲然绽放的英姿,就像科举高中的状元郎一样光彩夺目。
整首诗通过"偶访-细寻-惊喜"的叙事线索,把一次寻常的寻梅经历写得妙趣横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的欣喜之情,就像我们冬天突然看见第一朵梅花时的那种小确幸。诗人没有刻意说教,但通过这个生活小片段,自然流露出对生命力的赞美。
徐清叟
建宁府浦城人,字直翁,号德壹。徐应龙子。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奏疏欲裁抑史弥远恤典,召用真德秀、魏了翁。复历权兵部尚书兼侍读等职。理宗淳祐九年,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迁礼部尚书。拜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十二年进参知政事。后被劾提举宫观。景定三年致仕。卒谥忠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