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法梧门祭酒西涯见寄

庐陵久不作,茶陵今复见。诵君西涯诗,忆我蜀冈宴。

我忝官兹邦,非无流风善。政愧贤守前,文居众宾殿。

徒申梓里恭,聊慰桐乡恋。君家傍西涯,才亦西涯擅。

有如宋公墅,写入右丞卷。翻念尘土人,瑶华寄江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给朋友法梧门的一首酬答诗,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赞赏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致敬 "庐陵久不作,茶陵今复见"——诗人用两位古代文豪(欧阳修和李东阳)来比喻朋友的诗才,意思是"很久没见到欧阳修那样的好诗了,今天在你的诗里又看到了李东阳的风采"。这是对朋友文学造诣的高度赞美。

2. 回忆往事 "诵君西涯诗,忆我蜀冈宴"——读到朋友写的西涯诗,让诗人回忆起曾经在蜀冈(扬州名胜)一起宴饮的快乐时光。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3. 自谦之词 接下来几句是诗人的自谦:虽然我也在这个地方做官,但政绩不如前任贤明的官员,文采也比不上在座的宾客。这种谦虚的态度展现了传统文人的修养。

4. 思乡之情 "徒申梓里恭,聊慰桐乡恋"——梓里、桐乡都指故乡。诗人说只能用诗文表达对家乡的敬意,稍稍安慰思乡之情。这里透露出在外为官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5. 赞美友人 最后几句再次称赞朋友:你家住在西涯(李东阳故居附近),才华也像李东阳一样出众。你的诗就像王维画中的宋家别墅那样美好。而我这个风尘仆仆的人,能在江城县收到你这样美好的诗作,实在感到荣幸。

全诗亮点: - 巧妙运用历史名人作比,既显文雅又不失亲切 - 通过"读诗-回忆-自谦-思乡-赞友"的层层递进,展现丰富情感 - 将个人情感与文学典故自然融合,既有文人气息又接地气 - 最后以"尘土人"与"瑶华"(美玉,指好诗)的对比,突出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就像一封文雅的朋友来信,既有对友人才华的真心赞美,又有对共同回忆的温馨怀念,还流露出在外为官的游子情怀,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

曾燠

(1759—1830)江西南城人,字庶蕃,号宾谷。乾隆四十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两淮盐运使、贵州巡抚。工诗文。有《赏雨茅屋集》,又辑《江西诗征》及《骈体正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