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
抱介耻儇媚,离尤滋慨慷。
扣阍道无由,恻恻辞帝乡。
寒冬百卉腓,驱马践严霜。
晨过涿鹿城,惊飙恍沙场。
息徒用税驾,遐眺临空荒。
群山从西来,千里横青苍。
倚剑事悲咤,令人忆轩皇。
蚩尤今则亡,战伐何茫茫。
落日笳鼓发,连营旌旆扬。
吾行竟何之,流止嗟殊方。
扣阍道无由,恻恻辞帝乡。
寒冬百卉腓,驱马践严霜。
晨过涿鹿城,惊飙恍沙场。
息徒用税驾,遐眺临空荒。
群山从西来,千里横青苍。
倚剑事悲咤,令人忆轩皇。
蚩尤今则亡,战伐何茫茫。
落日笳鼓发,连营旌旆扬。
吾行竟何之,流止嗟殊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心怀壮志却报国无门的文人,在寒冬中离开京城、途经涿州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充满悲壮苍凉的氛围,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失意离京的苦闷 开篇直接点明诗人因不屑谄媚权贵而遭排挤,只能怀着委屈离开京城。"扣阍无由"四字道尽他想向皇帝进言却无门路的无奈,就像现代人怀才不遇,想提建议却找不到渠道的憋屈感。
2. 苍茫旅途的震撼 诗中用"百卉腓"(草木凋零)、"严霜"等意象渲染寒冬的肃杀。当他清晨经过涿鹿古城(传说中黄帝战蚩尤的地方),狂风卷沙让他恍若置身古战场。这里用地理景观勾起历史联想——群山如千军列阵,让他忍不住按剑长叹,想起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传说。
3. 古今交织的感慨 结尾最耐人寻味:诗人看见落日下军营旌旗招展,突然迷茫自己该去向何方。蚩尤虽早已消亡,但人间战乱从未停歇。这种古今对照的写法,既暗含对当时边境战事的忧虑,也流露出乱世中知识分子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彷徨,就像现代人在时代洪流中的迷茫感。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个人命运放在宏大历史背景中展现——失意文人、苍茫山河、远古传说、现实军营,这些元素交织成一幅既壮阔又孤独的精神画卷。尤其是"倚剑悲咤"这个动作,活画出古代文人骨子里的侠气与不甘,很容易让现代读者联想到那些坚持理想、不愿随波逐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