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

一片颓园生谷桑,惟馀小圃佔秋光。
竹篱蔓引牵牛碧,野菜崇生苦藚黄。
抱叶蝉瘖枯树冷,衔花鹿去古台荒。
兴亡往往关天数,搔首踌躇对夕阳(清曾唯《东瓯诗存》卷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废园子的秋日景象,充满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四句写园子的破败:原本的园子已经长满野桑树,只剩一小块菜地还留着点秋色。竹篱笆上爬着碧绿的牵牛花藤,野菜丛中混着黄色的苦藚草。这些植物都是野生杂乱的,暗示这里很久没人打理了。

五六句用动物来衬托荒凉:知了趴在枯叶上不叫了,显得枯树更冷清;以前可能有鹿来吃花,现在连鹿都不来了,只剩荒废的古台。这两个画面特别有沧桑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朝代的兴衰都是天意(古人常把大事归结为"天数"),他只能无奈地挠着头,对着夕阳发呆。这个结尾很有画面感,把个人面对历史变迁的无力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废园秋景图",通过野草、枯树、夕阳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人事的无常。诗人没有直接说多难过,但每个景物都在替他表达这种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