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二首(丙子。) 其一
蓐食希早出,出城日已辰。
况悯肩舆劳,时亦步嶙峋。
嶙峋苦难步,投宿荒村民。
启扉炽灯火,延客意颇真。
苦辞村无酒,无以洗埃尘。
岁歉有稚粟,尚可分炊晨。
高门多吠犬,仓卒难投身。
勿投高门宿,勿厌村家贫。
况悯肩舆劳,时亦步嶙峋。
嶙峋苦难步,投宿荒村民。
启扉炽灯火,延客意颇真。
苦辞村无酒,无以洗埃尘。
岁歉有稚粟,尚可分炊晨。
高门多吠犬,仓卒难投身。
勿投高门宿,勿厌村家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山中赶路的艰辛经历,以及他在贫穷村民家借宿时的温暖体验。
开头写旅人天没亮就起床准备出发,但真正出城时太阳已经很高了。这里暗示了赶路的辛苦和时间的紧迫。接着描写山路崎岖难行,旅人不得不时而步行,时而坐轿,但都很疲惫。
当夜幕降临时,旅人投宿在一户贫穷的山村人家。村民热情地点灯开门招待他,虽然家里穷得连酒都没有,但还是愿意分享自己仅有的粮食。这里通过"炽灯火"、"意颇真"等词语,生动表现了村民的淳朴好客。
最后几句是诗人的感悟:有钱人家养着凶猛的看门狗,匆忙赶路的人很难投宿;而穷苦人家虽然条件简陋,却充满真诚的善意。诗人由此得出人生经验:不要嫌弃穷人家的简陋,也不要轻易去富贵人家求宿。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山野村民的淳朴善良,也暗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语言平实自然,却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智慧,让读者感受到人间最珍贵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真诚相待的心意。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