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定庚辰夏六月望予与元好问赵郡李献能同游玉华谷又将历崧前诸刹因憩于少姨庙元周行廊庑得古仙人词于壁间然其首章直屋漏雨为所漫剥殆不可辨乃磴木石而上拂拭汛涤迫视者久之始可完读观其体则柏梁事则终始二汉字画在钟

霜落丰山白水收,岁华全在竹园头。
赋诗鞍马惭真赏,载酒林泉阻胜游。
野色自随人意远,夕阳应为鸟声留。
仙源回首旌旗隔,一笛西风唤客愁(丹霞下寺土人以竹园头名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夏日游历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联"霜落丰山白水收,岁华全在竹园头"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夏日山景:丰山上的霜已消融,白水河水量减少,而最美好的景致都集中在名为"竹园头"的地方。这里通过"霜落""白水收"暗示季节变换,同时点明游览地点。

中间两联生动记录了游历过程。"赋诗鞍马惭真赏"写诗人虽骑马赋诗,却觉得难以完全领略美景;"载酒林泉阻胜游"说带着美酒却因山路难行耽误了游览。这两句通过"惭""阻"二字,巧妙表达了遗憾之情。"野色自随人意远"写原野景色随着人的心意向远方延伸;"夕阳应为鸟声留"用拟人手法,说夕阳似乎被鸟鸣声留住不愿落下。这两句将自然景物写得极富人情味。

尾联"仙源回首旌旗隔,一笛西风唤客愁"转入抒情:回头望见仙源般的景色被旌旗遮挡,西风中传来笛声勾起游子愁绪。最后一句点明"竹园头"是当地人对丹霞下寺的俗称,为全诗作了地理注脚。

全诗以游踪为线索,将夏日山色、游历体验和淡淡乡愁融为一体,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特别是"夕阳应为鸟声留"这样充满想象力的句子,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力。

王渥

王渥(?-1232)金代文学家。字仲泽,太原(今属山西)人。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正大七年(1230),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