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

万树东风涌翠澜,遮藏芳恨料犹难。
入帘苍霭暮春晚,满地碧云清昼寒。
柳暗池台烟乍湿,槐深门巷雨初乾。
阶前花落无人到,又染苔痕上石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绿意盎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微妙交融。

开篇"万树东风涌翠澜"用动态的"涌"字,把春风中绿浪翻滚的树林写得活灵活现,但紧接着"遮藏芳恨料犹难"却透露出这份生机背后隐藏的愁绪——再茂密的绿荫也遮不住春天的逝去。这种明写景色暗藏情感的手法很巧妙。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精巧的画面继续铺陈:暮色中青雾漫入窗帘,白昼里绿荫带来寒意,雨后柳烟湿润池塘,初晴的槐荫笼罩巷弄。诗人用"苍霭""碧云""柳暗""槐深"等冷色调词语,配合"寒""湿"的触觉描写,把春末夏初那种潮湿微凉的氛围刻画得十分传神。

结尾最有意境:台阶前凋落的花朵无人问津,而青苔却悄悄爬上了石栏杆。这个细节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时光流逝的痕迹就这样无声地蔓延,把"春去也"的惆怅表达得含蓄而深刻。

全诗就像一组蒙着淡绿色滤镜的镜头,在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传递出文人特有的伤春情怀。最妙的是通篇没用一个"愁"字,却让读者从每一片绿叶、每一处苔痕中都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