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窗夜雨

万里辞家春复秋。异乡何日梦刀头。
业如献豕从渠笑,艺学屠龙只自羞。
香尽一炉闻夜雨,灯残半壁数更筹。
断肠不奈梧桐上,滴碎乡心点点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雨夜独坐时的浓浓乡愁。

开篇"万里辞家春复秋"直接点出主题:离开家乡已经很长时间,经历了无数个春秋。这里用"万里"形容距离之远,"春复秋"说明时间之久,一下子把读者带入游子的处境。

"异乡何日梦刀头"这句很特别,"梦刀头"是个典故,说的是古人梦见刀头有蜜,预示将要升官。但诗人用在这里是反着用的,意思是:在异乡打拼这么久,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抱负呢?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

接下来两句用两个典故自嘲:"业如献豕"说的是有人把猪当宝贝献给皇帝,结果闹笑话;"屠龙"指学了一身屠龙的本事却无处施展。诗人用这两个故事,是在自嘲自己的事业和才能都没能得到认可,既好笑又心酸。

"香尽一炉闻夜雨,灯残半壁数更筹"这两句画面感极强:香烧完了,听着夜雨声;油灯快灭了,数着更声到天亮。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诗人孤独失眠的夜晚。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梧桐雨声本已让人愁断肠,偏偏这雨滴还像在敲打游子的心,把思乡之情都"滴碎"了。"点点愁"三个字,把那种细密绵长的愁绪写得入木三分。

全诗最妙的是把雨声和愁绪融为一体,雨滴仿佛直接滴在心上。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想家",而是通过夜雨、残灯、更声这些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他无法排遣的乡愁。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比直白地说"我想家"要动人得多。

林元卿

林元卿,字廷辅,平阳(今属浙江)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武科进士。累知南恩州,迁知泉州府。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