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 龙泉元夕闻村乐(一九四四年)

锦幄围灯,翠楼熏被,几曾当日有此。
寻幽携屐,梅边和韵,烟霞句里。
坠欢馀几,也尽付、梦华弹指。
闲笙笛、莫弄春声,一曲先惊换世。
只当作听风听水。
那复有、霓裳宫徵。
客愁突地峥嵘,吟兴验谁醒醉。
故人归未,各雨雪、间关千里。
料应是、雾鬓风鬟,日日袖罗如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44年元宵节,作者在龙泉听到乡村音乐时触发的复杂情感。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战乱年代的深沉感慨。

上阕开头用"锦幄围灯"等华丽辞藻回忆过去元宵的热闹场景,但马上用"几曾当日有此"转折,暗示现在已不复从前。接着描写曾经与友人踏雪寻梅、吟诗作对的雅致生活,如今这些快乐就像弹指一挥间消逝了。最后"一曲先惊换世"点明时代巨变,过去的欢乐已成梦幻。

下阕写现实心境。作者说现在听音乐只能当作普通风声水声,再也听不出盛唐《霓裳羽衣曲》那样的华美音律。"客愁突地峥嵘"形象地写出漂泊在外的愁绪突然涌上心头。想到远隔千里的故人可能也在雨雪中奔波,作者想象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衣袖都被泪水打湿,流露出深切的思念和忧国忧民之情。

全词艺术特色鲜明:通过"锦幄""翠楼"与"雨雪""风鬟"的强烈对比,展现战乱前后的巨大反差;用"弹指""惊换"等词生动表现时光飞逝;将个人愁绪与时代变迁紧密结合,既有文人雅趣,又饱含家国情怀。在元宵这个本应欢乐的节日里,却写出了最深的惆怅,这种反差更凸显了乱世文人的无奈与悲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