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

归恨逐春深,迟休欲缩程。
远山何处碧,落日故乡明。
路改柴门僻,村空石硙鸣。
乞蔬仍买米,一宿尚营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野宿》描绘了一个旅人傍晚投宿乡村时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乡愁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开头两句"归恨逐春深,迟休欲缩程"写旅人因思乡心切而怨恨春天太长,想加快脚步缩短行程。这里用"春深"暗示离家已久,"缩程"的想象显得归心似箭。

中间四句用简练的画面勾勒出乡村黄昏景象:远处青山不知何处还泛着绿色,落日余晖却让故乡在记忆中格外明亮。走近发现小路改了方向,柴门位置偏僻,村子里空荡荡的只有石磨转动的声音。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既写出了眼前景,又通过"故乡明"的对比,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

最后两句"乞蔬仍买米,一宿尚营营"最打动人心。即便只是临时借宿一晚,也要忙着讨蔬菜、买米粮,为基本生计奔波。一个"尚"字道出了普通人生活中停不下来的劳碌,而"营营"这个象声词更让读者仿佛听到忙碌的脚步声。

全诗妙在将日常琐事写得意味深长,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改路""空村"的景物变化、"乞蔬买米"的生活细节,自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生活不易的感叹。诗人用最朴实的乡村画面,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共同的影子。

毛直方

毛直方(生卒年不详,约1279年前后在世),字静可,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咸淳九年(1273)以周礼领乡荐,入元后不仕,优游闾里,授徒讲学。及科举制重兴,郡内以明经擢进士第者,多出其门。省府上其名,始被一命,得教授致仕,半俸终其身。所编有《诗学大成》、《诗宗群玉府》三十卷,所著有《冶灵稿》四卷、《聊复轩斐稿》二十卷。《元诗选·三集》录其诗二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