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亭

谁知极目名亭意,不在登临与品题。
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
惊栖何日能归雁,灵异当年任照犀。
万境尽从心上化,静参飞跃悟端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极目亭》通过描写登高远眺的感悟,表达了超越世俗、心境开阔的哲理。

首联“谁知极目名亭意,不在登临与品题”点明主题:极目亭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登高赏景或吟诗作赋,而在于更深层的领悟。

颔联“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天地浩瀚无垠,长江淮河奔流不息,象征宇宙的宏大与永恒。

颈联“惊栖何日能归雁,灵异当年任照犀”借用典故,表达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大雁终将归巢,犀角能照见真相,暗喻人应回归本心,洞察世事本质。

尾联“万境尽从心上化,静参飞跃悟端倪”是全诗主旨:世间万物皆由心而生,只要静心观察,就能在动静之间领悟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鼓励人们超越眼前的局限,以开阔的心胸看待世界,在宁静中感悟生命的智慧。

陈垲

(?—1268)宋嘉兴人,祖籍莱州三山,字子爽,一作子奭,号可斋。历京湖制置使司、知府、监司。迁太府、司农、工部等官,奏请士大夫重名节,轻利禄。以言罢。复进集英殿修撰、知婺州。积官至户部尚书。后以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卒谥清毅。有《可斋瓿稿》。

0